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在廣州下水 海洋科考再添“智慧”利器
2022/5/23 9:10:34
閱讀: 62次
我國海洋國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里,蘊藏著能源、生物等不同類型的豐富資源。近年來,我國通過海洋測繪、水下探測、海洋科考、衛星遙感、海洋漁業、海洋油氣平臺等多種途徑,獲得海量數據,用于海洋研究。隨著科技不斷進步,我國海洋探測裝備性能不斷提高,海洋渠道以及探測能力正在不斷提升。
近日,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“珠海云”號在廣州下水。該船是具有遠程遙控和開闊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。
母船是指載運著較小船舶或駁船、完成主要的遠洋航行航段的船舶。據了解,該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長88.5米,型寬14.0米,型深6.1米,設計吃水3.7米,設計排水量約2000噸,最大航速18節,經濟航速為13節!爸楹T啤碧柧哂羞h程遙控和開闊水域自主航行功能,是南方海洋實驗室“智能敏捷海洋立體觀測系統(ISOOS)”的水面支持平臺。其甲板搭載了數十臺配置不同觀測儀器的空、海、潛無人系統裝備,能在目標海區批量化布放,并進行面向任務的自適應組網,實現對特定目標的立體動態觀測。
據自然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1年前三季度,全國海洋生產總值6.2萬億元,同比增長9.5%。我國海洋經濟產業蓬勃發展,數據產生量同步快速增加。這一趨勢無疑激發我國海洋考察的積極性。2021年4月,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承擔的中國科學院“十三五”信息化專項科研信息化應用工程‘海洋科學科技領域云’的建設與應用”課題通過技術驗收!笆奈濉眹抑攸c研發計劃“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”研發重點專項中,場景驅動的海洋科學大數據挖掘分析關鍵技術與應用被列入。一系列國家政策的鼓勵與推動下,自主原創技術、成果涌出。同樣,“珠海云”國產化程度較高。該艘母船配備的設備包括動力系統、推進系統、智能系統、調查作業支持系統等核心要素均為我國自主研制。
該艘科考船下水后將聚焦核心設備、智能系統、無人系統的安裝調試,計劃于今年年底完成海上航行試驗并交付使用,屆時我國海洋科考布局將日益完善。
未來,該船的投入使用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海洋觀測模式,獲取實時立體海洋觀測數據,提升海洋觀測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,有助于海洋科技人才培養和進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,成為我國開展海洋科考、拓展海洋科學、助力海洋經濟發展的利器。
摘自:
版權聲明
分析計量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,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,或有其他諸如版權、肖像權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,并非本網故意為之,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。
轉載本站原創內容的,請注明文章來源:
分析計量網或
http://www.chuchuplay.com